來源:中國食品報
植物性食物中活性成分降低慢病風險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在食物活性成分中,酚類活性成分目前最為研究者所關注。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酚類活性物質,其中漿果類食物酚類活性成分含量較高,如酚酸、黃酮類化合物、單寧、香豆素、木脂素、綠原酸和花色苷等。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壓、抗高血糖以及調節腸道菌群等作用,有利于維持人類健康,降低慢病風險。
比較酚類化合物的含量可知,鮮果漿果及其果汁中最高。被加工成果汁、濃縮飲料,采用熱加工瞬時高溫或常溫處理,可以防止或減少酶促和非酶促褐變以及自氧化引起的多酚降解過程,從而保持酚類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漿果酚類化合物的體內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壓和抗高血糖、抗炎及調節腸道菌群作用。漿果中所含的大量酚酸、類黃酮尤其是花色苷都具有體內抗氧化活性,能夠參與調節凋亡、炎癥、氧化應激、脂質代謝和線粒體功能相關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一系列動物和人群試驗研究已經證明,漿果濃縮果汁中具有調節炎癥標志物、抗氧化酶及其信號轉導作用。
隨著對漿果酚類化合物研究的不斷深入,對漿果類營養價值的開發利用將不僅有助于選擇更有營養的品種、更合適的地點進行種植,也將有利于制備新型功能性食品,以及利用食品加工新技術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