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習近平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建議稿起草過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十四五”規劃建議,成立文件起草組,由我擔任組長,李克強同志、王滬寧同志、韓正同志擔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地方負責同志參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承擔建議稿起草工作。
3月30日,黨中央發出《關于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十四五”規劃建議征求意見的通知》,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4月13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建議稿起草工作正式啟動。
從各方面反饋的意見看,大家一致認為,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并提出建議,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家認為,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跡”新篇章。大家普遍希望,通過制定建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戰略,實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礎性、針對性的重大舉措,統籌謀劃好重要領域的接續改革,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這次建議稿起草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我就“十四五”規劃編制明確提出一系列要求,強調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從7月下旬到9月下旬,我先后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方面對制定“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和建議。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征求意見。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留言100多萬條,有關方面從中整理出1000余條建議。
文件起草組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反復進行討論修改,認真做好建議稿起草工作。
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8月10日,建議稿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包括征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
從征求意見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對建議稿給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認為,建議稿形勢判斷科學清醒,目標要求高遠務實,指導方針旗幟鮮明,任務部署指向明確,為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建議稿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有利于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實施好。